古时,拓片技艺因难度较高,要求严格,在中国文化中还算是一门传统手艺。中国拓片技艺分南、北两大派系,派下又分支系。古时的石刻书法作品多以拓片形式存在于世。自宋代起,“北碑南帖”简单地概括了南北派系的主要分歧。南派着重于帖学(墨迹书法),北派则注重碑学(石刻书法)。南北二派在五胡乱华时期因政原因隔离开来,南派通过东晋、刘宋、南齐、梁、陈前后五朝,北派以后赵、前燕、前秦、北魏、东魏、北齐,莱芜碑石拓片素材、北周,莱芜碑石拓片素材、隋朝一脉相承,至唐宋二派形成现状,莱芜碑石拓片素材。南派以苏派为**,金春刚是苏派技法的**大师。
拓印材料:1、纸。纸要求有韧性、细腻、超薄。(1)、汪六吉净皮扎花纸。(2)、边史纸。(3)、净皮棉连纸。(4)、生宣为拓纸常用选纸。2、墨。一般要求油烟墨(但也可以用“曹素功墨汁”和“一得阁墨汁”)。3、白芨。白芨水具有无色、透明、黏性的功效,白芨水的作用是提高纸和碑刻的吸附力,可使纸张附着拓体不致脱落,拓成后又易揭取不会粘贴拓纸。4、丙三醇。俗称甘油,在拓印调墨时在墨上滴几滴,可防止拓纸过湿使字迹跑墨、走样、污染拓体。
拓印制作步骤:
第1步:上纸之前,必须用毛刷清洁待拓的碑或版周围附着的灰尘、土垢,以免玷污拓本;如拓体需用水清洗的,要等碑面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;如有油污泥封,可用小刀或清洁剂小心剔除,切不可损坏拓体;第2步:用软毛刷先在碑上刷一层白芨水,必须涂刷均匀,否则黏性不匀,使拓纸与拓体的附着力不强而脱落;第3步:将发好的生宣从塑料袋中取出,用纯棉毛巾吸去多余的水分,用塑料薄膜覆于拓纸上,用棕刷将宣纸平刷上待拓的碑、版上(上纸是技术性较强很关键的一步。刷纸时要细心,动作要连贯,大片大片地刷;不要东一下西一下,使拓纸弄出很多气泡和皱褶)刷纸时用力不能太大,要赶走空气,将纸和碑体之间的气泡用刷子逼出来,使纸与碑面密切贴合,纸上不能有皱,刷平实即可;
文章来源地址: http://lpgypsp.m.chanpin818.com/gongyipin/zzgypus/deta_3571258.html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,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