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枚的《随园随笔》亦载:“镌今俗为厌胜,树一石于庐所,曰‘石敢当’。”本世纪二十年代邓尔雅先生调查:“粤俗随地有泰山石敢当石刻。大抵其地有鬼物为崇或堪舆家以为形势而弗利居民,东营泰山石敢当由来,借此当煞气耳。”以上所引的资料多属南方,其实北方亦然。前文引清代王渔洋山人(即王世祯)语“齐鲁之俗,多于村落巷口立石,刻泰山石敢当五字”可证。枣庄市底阁曾发现一块奇特的岩石,呈红色,高1.1米,宽0.65米,厚0.35米,上刻有“镇宅煞鬼,东营泰山石敢当由来,隆庆二年立”字样。隆庆是明穆宗朱载垕的年号,隆庆二年即公元1568年。肥城县张庙村亦有“泰山镇石宅”小石碣发现。至此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结论:有关石敢当之习俗,是古代灵石崇拜之遗俗,其作用,东营泰山石敢当由来,无论在何处,主要是避邪厌殃。
由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赵英女士,为本届文化节特别创作的巨幅"泰山石敢当像"剪纸作品。是目前为止全国上比较大的"泰山石敢当"剪纸艺术作品。这幅作品高2.064米。是寓意石敢当之名出现的**早时间,石敢当记载**早出自西汉的《急就章》,距今约2064年,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,随着西汉(公元前6世纪)纸的发明,剪纸这种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传承了下来,它体现了我们的祖先对生活的热爱。用剪纸形式创作泰山石敢当像,体现了泰山石敢当文化镇宅、辟邪、担当、吉祥、喜庆的内涵。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国泰民安、风调雨顺的心理诉求。
旧中国营建新屋,每每在对着大路小巷口的墙脚处,多嵌立有一块大小不等的石碑。石碑正面都刻有一样的五个字:泰山石敢当。这种风俗习惯几乎遍及天南海北,在半个世纪前中小城镇建筑的街巷房屋还能见到。前些日子,我赴苏州洞庭东山,在那个保留明清建筑的小镇上,还见有古老房屋镶嵌有这种刻“泰山石敢当”的石碑。至于在他处,亦多。如在中国香港新界郊外,见存的古老家祠和宅门口也都保留有这样的石碑。“泰山石敢当”,可以说是不胫而走了。
文章来源地址: http://lpgypsp.m.chanpin818.com/gongyipin/zzgypus/deta_3830440.html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,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